本文向给大家分享传统情感观相关知识,同时小编也会对中国传统情感进行解释,如果能解决您在传统情感观方面面临的问题,请收藏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古代女性的爱情观
首先,中国传统的爱情观是含蓄的。如写幽期蜜约的《静女》:
静女其姝,俟我於城隅。爱而不见,搔首踟蹰。
这句话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用细腻的笔触一方面写出了“静女”的娇羞,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赴约男子的憨态,表现一种含蓄美。
再如描写相识别离的《卷耳》:
采采卷耳,不盈顷框。嗟我怀人,寘彼周行。陟彼崔嵬,我马虺颓。我姑酌彼金罍,维以不永怀! 陟彼高冈,我马玄黄。我姑酌彼兕觥,维以不永伤。 陟彼砠矣,我马瘏矣。我仆痡矣,云何盱矣。
这首诗写一个采卷耳的妇女在思念她远行在外的爱人,不是直接地表达她的殷殷关切之意,而是通过想象他在外所遭遇的各种情况,用妇女自己所设想的爱人的自称“我”来表达她的忧思。
由此可见,中国传统的爱情关是含蓄的。即使在今天,许多的中国人还会受到这种传统爱情观的影响,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最自己的爱人羞于表现真实的爱慕之心。这在男子中的表现似乎更为突出,即女子们常常所埋怨的“没有浪漫细胞”。
虽然含蓄,中国传统的爱情观又是热烈的。含蓄与热烈,二者之间是不是矛盾了呢?不。这里所说的热烈是指传统的中国人多爱情的执着和忠贞。
比如卫风中的关于弃妇的控诉《氓》:
乘彼垝垣,以望复关。不见复关,泣涕涟涟。
既见复关,载笑载言。尔卜尔筮,体无咎言。
……
于嗟鸠兮,无食桑葚;于嗟女兮,无与士耽。
士之耽兮,犹可说也;女之耽兮,不可说也。
这里暂且不谈女主任公的薄情薄意(因为他是中国传统爱情中的特例),单看看女主人公的痴情,常人都会为之动容。为什么会动容呢?因为我们都默许了这样的爱情观:把热烈的爱藏在心中,坚持从一而终。
当然,中国传统的爱情观是不可能用一两个词语来涵盖的。但是无论如何,它们也是人类文化的瑰宝之一,从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,带带传承。
最早听到《诗经》里关于描写爱情的诗句是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”。那是小学五六年级,对爱情开始有了朦胧的意识,就把这句从港产古装剧里抄袭来的话语常常挂在嘴边。
长大后接触了中国古代文学才知道,这句经久不衰的名言出自《诗经》中的名篇《关雎》。后来又进一步接触了更多《诗经》中的名篇,其中也不乏反映当时婚姻爱情的作品,才知道浪漫的爱情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,而中国人传统的爱情观,也是源远流长的。可以说,中国传统的爱情观是中国古典文化传承了几千年的结晶。
所谓中国人传统的爱情观,它与西方直接而奔放的示爱方式是不同的。在我看来,中国传统的爱情观是具有含蓄美而不失热烈的。
以上就是与传统情感观以及中国传统情感的相关内容,也是关于古代女性的爱情观的分享。看完传统情感观一文后,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