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重温聊斋系列243篇《何仙》)
话说长山县有个叫王瑞亭的人,擅长扶乩问卜。扶乩是民间崇尚的一种占卜方法,神明附身在扶乩人的身上,在沙盘上写字,传达信息。王瑞亭无疑就是传达神明信息的人,他请来的神明,自称何仙,是吕洞宾的弟子。
有人猜测,何仙自称是吕洞宾的弟子,其实是给自己脸上增光,他应该是吕洞宾胯下的坐骑仙鹤,“何”与“鹤”同音。
何仙每次降临的时候,喜欢与人论文作诗,见解独到,很有眼力。太史李质君还是书生的时候,拜何仙为师,常常请他指导文章。何仙批改过的文章,条理清晰,入木三分,让人叹为观止。
李质君后来能高中进士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何仙的指导。李质君的成功,无异于是一次最好的广告宣传,很多读书人慕名而来,依附在他的门下。
但是,何仙在占卜断事之时,往往只进行事理剖析,从不说出是祸还是福。
辛未年,也就是康熙三十年,山东提学使朱轼到济南主持岁试。考试完,朋友们聚集王瑞亭的家里,恳请何仙预判等级。清朝的岁试,一般根据文章的优劣,分为六个等级,四等以下会受到处罚或者黜革。
何仙要来他们的文章,逐个评判,给出等级。其中有个书生,和乐陵县的李忭是文友,拿出李忭的文章让何仙评判。李忭是饱学之士,颇有才名,大家对他的期望很高。
何仙写了“一等”。过了一会,他接着写道:“单凭李忭的文章,确实能获得一等。但是他的运气不好,只能得四等。真是奇怪啊!为什么会出现文章与等级不符之事呢?难道提学使朱轼不以文章论优劣?你们稍等片刻,我去一探究竟。”
过了一会,何仙回来了,在沙盘上写道:“我刚才到了提学使衙门,终于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。原来朱轼公务繁忙,精力主要用在处理其他公务上。”
书生们问道:“文章是谁批阅的?”何仙写道:“他委托给六七个幕僚批阅。这些人前世都是讨饭吃的饿鬼游魂,没有一点根器。犹如在地狱里蹲了八百年,眼睛里失去了精气,分辨不出好坏。虽然其中有一两个正常人,但是好文章也未必轮到他们批阅啊!”
主人就问,有没有挽救之法。何仙写道:“办法肯定有,大家心知肚明,何必多此一问?”众人明白了何仙的意思,便去告诉了李忭,提醒他赶快想办法。
李忭心慌意乱,忙带着文章去拜会太史孙子未,请他评判。孙子未是文学大家,看了李忭的文章,赞赏有加,认为非一等莫属。李忭听了孙子未之言,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,也就不把何仙的预言放在心上。
过了一段时间,张榜公布了,李忭果然如何仙所言,位列第四等。李忭急忙去找孙子未,孙子未觉得很怪异,把李忭的文章又细细地读了一遍,仍然挑不出半点毛病。他无奈地苦笑一下,说道:“以朱公的文名,不会荒谬到如此地步,肯定是那些不懂文章的幕僚干的!”
事情传出来后,书生们非常佩服何仙的神奇,纷纷焚香祷告拜谢。何仙写道:“李忭不要因为受到打击而气馁,应该把错判的这篇文章广为传抄,明年即可获得优等。”
李忭依言而行,过了一段时间,学使衙门听到消息,特地把李忭叫去安慰鼓励了一番。第二年岁试时,李忭果然考了一等。
何仙如此神奇,被人们津津乐道!
(图片来自网络)